备战蓝桥杯——双指针技巧巧答链表1
- 其他
- 2025-08-03 19:42:01

对于单链表相关的问题,双指针技巧是一种非常广泛且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以及使用双指针技巧解决: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使用两个指针分别指向两个链表的头部,逐一比较节点的值,将较小的节点链接到结果链表中,直至其中一个链表遍历完毕。
链表的分解: 使用快慢指针技巧,快指针每次移动两步,慢指针每次移动一步,直到快指针到达链表尾部。这样可以找到链表的中间节点,从而将链表分解成两部分。
合并 k 个有序链表: 可以利用归并排序的思想,两两合并链表,直到合并成一个链表。
寻找单链表的倒数第 k 个节点: 使用两个指针,让一个指针先移动 k 步,然后两个指针一起移动,直到第一个指针到达链表尾部,此时第二个指针指向的节点即为倒数第 k 个节点。
寻找单链表的中点: 同样使用快慢指针技巧,快指针每次移动两步,慢指针每次移动一步,直到快指针到达链表尾部,慢指针即为中点。
判断单链表是否包含环并找出环起点: 使用快慢指针技巧,如果存在环,快指针最终会追上慢指针。找到相遇点后,将其中一个指针移动到链表头部,然后两个指针以相同速度移动,再次相遇的节点即为环的起点。
判断两个单链表是否相交并找出交点: 分别遍历两个链表,得到它们的长度差,然后让长链表的指针先移动长度差步数,接着两个链表同时遍历,直到找到相同的节点为止。
总的来说,双指针技巧在解决单链表相关问题时非常实用,它能够高效地解决许多常见问题,包括合并、分解、寻找节点、判断是否存在环等等。而我们需要使用双指针解决的以上问题,则是先要学会以下问题的解题思路,一起看看。
一、环形链表 题目描述给你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判断链表中是否有环。
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则链表中存在环。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索引从 0 开始)。注意: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 。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
如果链表中存在环 ,则返回 true 。 否则,返回 false 。
示例 1:
输入:head = [3,2,0,-4], pos = 1 输出:true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示例 2:
输入:head = [1,2], pos = 0 输出:true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一个节点。示例 3:
输入:head = [1], pos = -1 输出:false 解释:链表中没有环。提示:
链表中节点的数目范围是 [0, 104]-105 <= Node.val <= 105pos 为 -1 或者链表中的一个 有效索引 。 解题思路及代码利用快慢指针原理 一个指针走得快,另一个走得慢,如果有循环,快指针会在莫个时刻追上慢的指针
/** 自定义类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int x) { * val = x; * next = null; * } * } */ public class Solution { //判断是否有循环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判断是否为空指针 解决特殊情况 if(head==null)return false; //定义另一个指针 ListNode second=head.next; //利用快慢指针原理 一个指针走得快,另一个走得慢,如果有循环, //快指针会在莫个时刻追上慢的指针 while(head!=null && second!=null && second.next!=null){ head=head.next; second=second.next.next; //如果快指针追上慢指针,说明有循环 if(head==second){ return true; } } //如果两个指针同时为空,说明没有循环 return false; } } 运行结果 二、环形链表|| 题目描述给定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返回链表开始入环的第一个节点。 如果链表无环,则返回 null。
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则链表中存在环。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索引从 0 开始)。如果 pos 是 -1,则在该链表中没有环。注意: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
不允许修改 链表。
示例 1:
输入:head = [3,2,0,-4], pos = 1 输出:返回索引为 1 的链表节点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示例 2:
输入:head = [1,2], pos = 0 输出:返回索引为 0 的链表节点 解释:链表中有一个环,其尾部连接到第一个节点。示例 3:
输入:head = [1], pos = -1 输出:返回 null 解释:链表中没有环。 解题思路及代码如果有环,快指针走的距离是慢指针的两倍,设总距离为2x。快指针首次在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移动了2x,慢指针移动了x。快指针追上慢指针,快指针走的距离为2x+2/3k环;慢指针的距离为 x+1/3k环。设置起点到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距离为l,现在慢指针再跟快指针按同样的速度行走l,两指针就可以在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相遇。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class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int x) { * val = x; * next = null; * } * } */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detectCycle(ListNode head) { //声明快慢指针 ListNode second=head; ListNode first=head; //判断是否有环 while(second!=null && second.next!=null){ first=first.next; second=second.next.next; if(first==second){ break; } } //如果没有环,直接返回null if(second==null || second.next==null){ return null; } //如果有环,快指针走的距离是慢指针的两倍,设总距离为2x。快指针首次在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移动了2x,慢指针移动了x。快指针追上慢指针,快指针走的距离为2x+2/3k环;慢指针的距离为 x+1/3k环。设置起点到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距离为l,现在慢指针再跟快指针按同样的速度行走l,两指针就可以在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相遇。 first=head; while(first!=second){ first=first.next; second=second.next; } return first; } } 运行结果备战蓝桥杯——双指针技巧巧答链表1由讯客互联其他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备战蓝桥杯——双指针技巧巧答链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