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软件开发  > 

OSPF(开放路径最短优先)

OSPF(开放路径最短优先)

ospf优先级:内部优先级默认为10,外部优先级默认为150

1.ospf的三张表 (1)邻居表 <记录邻居状态和关系> (2)拓扑表 <链路状态数据库> (3)路由表 <对链路状态数据库进行SPF计算得出的OSPF路由表> 2.ospf路由器的类型 (1)IR,interior router区域内部路由器 <所有接口都在同一区域> (2)BR,backbone router骨干路由器 <有接口在骨干区域> (3)ABR,area border router区域边界路由器 <连接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 (4)ASBR,autonomous system boundary route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连接外部自治系统,并引入外部路由> 3.Router ID Router-ID 是非抢占的,若出现一个更大的IP,仍保持原来的router-id。只有手动配置或router-id对应的接口IP地址消失,重启ospf进程后router-id发生改变。 4.ospf的网络类型 (1)广播多路访问型: 以太网默认的网络类型、需要选举DR/BDR、hello-time为10秒、dead-time为40秒、组播发送协议报文。 (2)非广播多路访问型 帧中继接口的默认网络类型、需要选举DR/BDR、hello-time为30秒,dead-time为120秒、单播发送协议报文需要手动指定邻居。 (3)点到点网络 ppp默认的网络类型、不选举DR/BDR、hello-time为10秒、dead-time为40秒、组播发送协议报文。 (4)点到多点网络 由其他网络类型修改、不选举DR/BDR、hello-time为30秒、dead-time为120秒、模拟组播发送协议报文,可以自动发现邻居。

在设置网络类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P2MP类型必须是由其他的网络类型强制更改 一般情况下,链路两端ospf接口的网络类型必须一致,否则不可用建立邻居关系

5.ospf五种报文 Hello:建立和维护ospf邻居关系。 DBD:链路状态数据库描述。OSPF 路由器通过交换 DBD 报文,来统计自己缺少的 LSA 并向对端发送 LSR 报文进行请求。 LSR:链路状态请求报文。用于向邻居请求自己 LSDB 中没有的 LSA。 LSU:将邻居需要的LSA打包成LSU发给邻居,只有 LSU 报文中会包含完整的 LSA。 LSAck:LSAck 用于向邻居确认收到的 LSU,如果没收到 LSAck 的话,邻居会不断的重传LSU。

6.ospf的邻居状态机 (1)Down:表明没有在邻居失效时间间隔内收到来自邻居路由器的Hello数据包。 (2)Attempt:该状态仅发生在NBMA网络中,表明对端在邻居失效时间间隔超时前仍然没有回复Hello报文。此时路由器依然每发送轮询Hello报文的时间间隔向对端发送Hello报文。 (3) Init:本状态表示已经收到了邻居的HELLO报文,但对方并没有收到我发的HELLO报文。 (4)2-way:收到的Hello报文中包含有自己的Router ID,则状态为2-way;如果不需要形成邻接关系则邻居状态机就停留在此状态,否则进入Exstart状态。 (5)ExStart:路由器和它的邻居之间通过互相交换DD报文来决定发送时的主/从关系。 (6) Exchange:路由器将本地的LSDB用DD报文来描述,并发给邻居。 (7) Loading:路由器发送LSR报文向邻居请求对方的DD报文。 (8)Full:在此状态下,邻居路由器的LSDB中所有的LSA本路由器全都有了。即,本路由器和邻居建立了 邻接 状态。

7.LSA类型 (1)LSA type1(Router LSA) 传播范围:仅在区域内传播 产生者:每台路由器都会产生 (2)LSA type2(network LSA) 传播范围:仅在区域内传播 产生者:由DR产生 (3)LSA type3(Network Summriy-LSA) 传播范围:传递至除Totally stub和Totally NSSA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 产生者:由ABR产生 (4)LSA type4(ASBR summary-LSA) 传播范围:在除ASBR本区域之外的其他普通区域传递 产生者:由ABR产生 (5)LSA type5(External-LSA) 传播范围:传递至除特殊区域外的所有其他普通区域 产生者:由ASBR产生 (7)LSA type7(NSSA-LSA) 传播范围:只在NSSA本区域传递 产生者:由NSSA区域ASBR产生

8.特殊区域 (1)stub区域:不接收4 5类LSA,由ABR自动产生一条缺省路由的Type3 LSA下发至该区域,骨干区域不能被配置为特殊区域,如果要将一个区域配置成Stub区域,则该区域中的所有路由器必须都要配置成Stub路由器,Stub区域内不能存在ASBR,虚连接不能穿越Stub区域建立。 (2)totally stub区域:不接收3 4 5类LSA,由ABR自动产生一条缺省路由的Type3 LSA下发至该区域,骨干区域不允许设置为特殊区域,Stub区域不允许存在ASBR。 (3)nssa区域:不接收4 5类LSA,但本区域存在ASBR;本区域引入的外部路由以Type7 LSA传递,当该外部路由传递至其他普通区域时,由Router-id最大的ABR进行7转5;手动配置ABR下发一条Tyep7的缺省路由LSA。 (4)totally nssa区域:不接收3 4 5类LSA,但本区域存在ASBR;本区域引入的外部路由以Type7 LSA传递,当该外部路由传递至其他普通区域时,由Router-id最大的ABR进行7转5;由ABR自动产生一条缺省路由的Type3 LSA下发至该区域

NSSA区域和Stub区域的区别: 两者的差别在于,NSSA区域能够将自治域外部路由引入并传播到整个OSPF自治域中,同时又不会学习来自OSPF网络其它区域的外部路由

9.OSPF选路原则: 1.区域内路由>区域间路由>1类外部路由>2类外部路由 2.类型一致,对比Cost

10.虚连接 通过在一个中间区域的2个ABR上配置虚连接来使两端的区域实现逻辑上的连接,解决非骨干区域不能和骨干区域相连。

11.ospf路由聚合 (1)ABR聚合:把一个区域的LSA聚合后发布到相邻区域;只能对Type 3类的LSA进行聚合;ABR的聚合不会影响本机的路由,只会影响下游路由器的路由;ABR聚合后会在ABR本机上产生一条该聚合路由的黑洞路由来防止环路出现。 (2)ASBR聚合:只能对Type 5、7类Lsa进行聚合;ASBR的聚合不会影响本机的路由,只会影响OSPF内部其他路由器的路由;ASBR聚合后会在ABR本机上产生一条该聚合路由的黑洞路由来防止环路出现。

12.ospf安全验证 (1)接口验证:链路两端的接口必须配置一致的密码才能建立邻居关系 (2)区域验证:在区域下配置一致的密码才能加入同一个区域 注意:接口验证高于区域验证,只要接口验证通过,哪怕区域验证挂了也能通过

13.2-way的前提 (1)Router-id无冲突 <修改Router-id需要重置OSPF进程使生效> (2)区域id一致 (3)掩码长度一致 (4)验证密码一致 (5)hello-time一致 (6)dead-time一致

14.ospf的优点

(1)仅传播对端设备不具备的路由信息,避免网络资源浪费 (2)网络收敛速度快 (3)扩展性好 (4)支持认证(安全性好)

15.影响OSPF邻居关系的因素: (1)双方Router-id冲突 (2)双方Area-id不一致 (3)广播网络中掩码不一致 (4)网络类型不一致(如果一端是NBMA,另一端不是,则无法建立邻居;其他的情况都是邻接关系可以FULL,但是无法计算路由) (5)双方接口的MTU不一致(导致邻接状态卡在Exstart或Exchange) (6)验证未通过 (7)特殊区域类型不一致 (8)Hello-time和Dead-time不一致

DR,BDR选举规则总结: 1.看接口优先级,优先级越大越优先,被选DR,优先级第二,被选BDR. 2.如果优先级一样,选route-id,越大优先. 3.如果路由器没有设置route-id,那么选接口的ip地址,越大越优先。

邻居和邻接: 1.在OSPF中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有两种关系分别是邻居和邻接。 2.收到hello报文的路由器检查报文中的参数,如果双方一致就形成邻居关系。 3.当双方成功交换DD报文,交换LSA达到LSDB同步后,建立邻接关系。

邻居与邻接详解(了解) OSPF 邻居关系,分为邻接和邻居两种。LSA 只在邻接关系的邻居之间同步,普通邻居关系之间不同步 LSA 信息。 邻居关系:路由器之间仅通过 Hello 报文,知道目前处于同一区域。 邻接关系:在邻居关系的基础上,DR 和 BDR 之间互相发送 LSA。 我们知道,在运行着多台 OSPF 的路由器中,为了让对方能够发现自己,需要互相发送 HELLO 消息,建立邻居关系。接着发送在路由器之间传送 LSA 碎片。但这就有一个问题,由于每台路由都需要知道完整的拓扑信息,所以所有路由器都需要广播和接受 LSA 的碎片,假设有 n 个路由器之间连接邻接关系,那么将需要建立 n(n-1)/2 个邻接关系。这无疑是对网络资源的很大损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提出了一个 DR 和 BDR 的概念,将路由器的角色分为三种: DR: 选举成功的指定路由器 - 理解成班长 BDR:作为backup的指定路由器 - 理解成副班长,时刻监听班长状态,班长一死,副班长直接转正。 DROther:未选举成功的其他路由器。 接着在一个多路访问链路上,所有的路由器都需要与 DR 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同时也要与 BDR 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DR Other 之间,只建立邻居关系,不会同步数据库信息。换句话说,区域中的普通路由器只和老大和老二建立关系。进而依靠这种方式降低 OSPF 进程对路由器资源占用的。

标签:

OSPF(开放路径最短优先)由讯客互联软件开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OSPF(开放路径最短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