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week5
- 人工智能
- 2025-09-05 21:03:02

计网 六.链路层 3.多点访问协议
两种类型的链路:点对点,广播 相较于点对点,广播存在冲突问题
多路访问协议(MAC):分布式算法决定节点如何使用共享信道
第一种信道划分MAC协议: TDMA:按时划分信道,多个广播信号轮流使用信道 CDMA:按编码划分信道,所有站点在整个频段上同时进行传输,采用编码原理加以区分
第二种: 随机存取: 当节点有帧要发送时,以信道的带宽的全部进行发送,没有节点间的预先协调 协议规定如何检测冲突、如何从冲突中恢复
时隙ALOHA:所有帧是等长的,时间被划分为等长的时隙,每个时隙可发送一帧,节点只在时隙开始时发送帧,如果发生冲突,所有站点都能检测到
缺点:有空闲的时隙,需要时钟上的同步 纯ALOHA(无时隙):当有帧需要传输时,立刻传输,效率比时隙的要低
CSMA/CD(冲突检测):在发送帧前侦听信道,冲突发生时终止传输,减少对信道的浪费 发送方适配器检测到冲突,除放弃外,还会发送一个Jam信号,所有听到冲突的适配器也是如此(强化冲突,让所有站点都知道冲突) 如果放弃,适配器进入指数退避状态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在第m次失败后,适配器随机选择一个[0, 2^m-1]中的数字k,等待k*512位时(在十兆bps的情况下,一位时=0.1微秒),重新开始侦听信道 指数退避的好处:适应当前负载,在一个变化的碰撞窗口中随机选择时间点尝试重发
CSMA/CA(冲突避免):对于有线网来说,只要避免冲突就能发送成功,但是无线网不一样,冲突不代表失败,不冲突不代表成功 WLAN构成:基站、无线链路、移动主机节点 CSMA/CA会在发送前侦听信道,但不会检测冲突 运作过程:
如果站点侦测到信道空闲持续DIFS长,则传输整个帧如果侦测到忙碌,则选择一个随机的回退值,如果后续信道空闲,则回退值递减,如果忙碌,则回退值不会变化;如果回退值递减为0,则发送整个帧接收方检测帧,如果正确,则在SIFS后发送ACK发送方如果没有收到ACK,则增加回退值,重复2为了使各种MAC操作互相配合,IEEE 802.11推荐使用3种帧间隔(IFS),便提供基于优先级的访问控制:
DIFS(分布式协调IFS):最长的IFS,优先级最低,用于异步帧竞争访问的时延PIFS(点协调IFS):中等长度的IFS,优先级居中,在PCF操作中使用SIFS(短IFS):最短的IFS,优先级最高,用于需要立即响应的操作DOCSIS:使用于如有线电视公司提供的线缆接入网络 采用TDM的方式将上行信道分成若干个时隙 上行信道传输主机的预约信息,下行信道公布预约结果 预约失败,则会采用类似二进制指数退避的方式等待
第三种:轮流MAC协议 轮询:主节点邀请各节点依次发送 轮流MAC:令牌传递,控制令牌(token)循环从一个节点到下一个节点,令牌报文:特殊的帧
4.LANsLAN(MAC/物理/以太网)地址:用于使帧从一个网卡传递到另一个网卡 48bitMAC地址固化在适配器的ROM,有时也可以通过软件设定 理论上全球任何两个网卡的MAC地址都不相同,如:1A-2F-BB-76-09-AD 广播地址:FF-FF-FF-FF-FF-FF IP地址和MAC地址的作用是不同的 IP地址是分层的,一个子网的所有站点网络号一致,路由聚集,减少路由表 mac地址是一个平面的,每个网卡从生产出来就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可以完成一个物理网络内部的节点到节点的数据交付 网络地址和mac地址分离:网卡坏了,ip不变,可以捆绑到另一个网卡的mac上,物理网路还可以支持除IP之外的其它网络层协议 MAC地址由IEEE管理和分配,制造商会购入MAC地址空间(保证唯一性)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在LAN的每个IP节点都有一个ARP表,ARP表包含一些节点的IP/MAC地址的映射;会有一个TTL来定时清除失效的映射
以太网:最流行的LAN技术,98%的市场占有率 早期LAN使用一个总线将所有节点串起来,在两端末尾放上吸收电磁波的材质;后来用的是hub(集线器)来实现局域网;现在用的是switch(交换机)来实现 网段(LAN segments):一个站点可以发送的网络范围 所有以hub连到一起的站点处于一个网段,处在一个碰撞域内 通过hub可拓展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能将10BaseT和100BaseT的网络连到一起 交换机:端口执行以太网协议,对帧进行存储和转发 对于到来的帧,使用以太网协议,检查帧头,根据目标MAC地址进行选择性转发;当帧需要转向某个网段进行转发,需要使用CSMA/CD进行接入控制 性质:透明:主机对交换机的存在可以不关心;即插即用,自学习:交换机无需配置;全双工
以太帧结构:
前导码:比如7B 10101010 + 1B 10101011,用来同步接收方和发送方的时钟速率 地址:6字节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 类型:指出高层协议 CRC:校验码
以太网是无连接(无需握手)、不可靠的服务 以太网的MAC协议:采用二进制退避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形式
10BaseT:T表示双绞线,10Mbps基带传输,最大传输距离100m,用hub实现局域网 Manchester(曼彻斯特)编码:在10BaseT中使用,每一个bit的位时中间有个信号跳变,允许发送方和接收方进行时钟同步
100BaseT中4b5b编码:
千兆以太网:采用标准的以太帧格式,允许点对点链路和共享广播信道,物理编码:8b10b编码,在共享模式,继续使用CSMA/CD技术
七.网络安全 1.加密原理简单的加密:对称密钥加密 如:DES
AES:高级加密标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最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 公开密钥加密(public-key cryptography)也称为非对称密钥加密(asymmetric cryptography),是一种密码学算法类型。该加密算法使用两个不同的密钥: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一个是私人密钥,另一个则是公开密钥 RSA加密:RSA算法是最常见的公开密钥加密算法之一,RSA算法基于一个数学上的事实:将两个大质数相乘很容易,但是想要将其乘积分解成原始的质数因子却非常困难。这就是所谓的“陷门函数TDF”的概念,是RSA加密安全性的基础
2.认证目标:Bob需要Alice证明她的身份 Protocol ap1.0(认证协议):Alice说:“我是Alice” Protocol ap2.0:Alice说:“我是Alice”,顺带发送IP地址 Protocol ap3.0:Alice说:“我是Alice”,顺带发送密码 Protocol ap3.1:Alice说:“我是Alice”,顺带发送加密后的密码 Nonce:一生只用依次的整数® Protocol ap4.0:Bob向Alice发送一个nonce,R,Alice必须返回加密之后的R,使用双方约定好的key Protocol ap5.0:使用nonce、公开密钥加密技术
3.报文完整性数字签名:发送方加密了数据,相当于给这份数据签字 假设Alice收到报文m,以及数字签名: K B ( m ) K_B(m) KB(m);然后用Bob的公钥对 K B ( m ) K_B(m) KB(m)进行解密,判断与m是否一致 但是报文比较长,加密会耗费大量资源,所以一般用报文摘要 报文摘要的产生:对m使用散列函数H,得到H(m) 散列函数算法:MD5、SHA-1
4.密钥分发和证书通信双方如何分享对称式的密钥?:trusted key distribution center(CDK)在实体之间扮演可信赖的中介 通信双方如何分享公共密钥?:certification authority(CA)在实体之间扮演可信赖的中介 KDC:服务器和每一个注册用户都分享一个对称式的密钥 具体流程:
CA:将每一个注册实体E和它的公钥捆绑 E需要到CA注册自己的公钥 证书包括:串号(证书发行者唯一),证书拥有者信息,包括算法和密钥值本身 根证书:根证书是未被签名的公钥证书或自签名的证书 信任树:信任根证书CA颁布的证书,拿到了根CA的公钥
5.各个层次的安全性安全电子邮件: Alice: 产生随机的对称密钥 K s K_s Ks,使用 K s K_s Ks对报文加密(为了效率),对 K s K_s Ks用Bob的公钥进行加密,将密文和加密后的密钥发送给Bob 现实中的电子邮件加密标准:PGP(pretty good privacy)
传输层的安全性: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基于TCP的为应用提供传输层次的安全性,比较复杂
网络层的安全性:主要是发送端主机对IP数据报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两个主要协议:认证头部(AH)协议、封装安全载荷(ESP)协议 AH头部包括:连接ID、认证数据、下一个字段(TCP/UDP) ESP会将数据和ESP尾部加密,next header字段在ESP尾部,ESP认证的头部与AH类似
6.防火墙firewall:将组织内部网络和互联网隔离开来,按照规则允许某些分组进出,或者阻塞掉某些分组 第一种:分组过滤,内部网络通过配置防火墙的路由连接到互联网上 路由器对分组逐个过滤,根据规则来决定是否转发
ACL(Access Control Lists):规则的表格,top-bottom应用到输入的分组对
这个是有状态的分组过滤
第二种:应用程序网关,根据应用数据的内容来过滤进出的数据报 分组过滤无法确定数据报的源地址的真实性 如果有多个应用需要控制,就需要多个应用程序网关 IDS:入侵检测系统,会深入分组检查分组的内容,检查分组间的相关性,判断是否是有害的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