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4-进程间通信3(基于管道的进程池设计)
- 人工智能
- 2025-08-24 23:15:02

上篇文章:Linux操作系统4-进程间通信2(命名管道进行通信client与server)-CSDN博客
本篇Gitee代码:myLerningCode · 橘子真甜/Linux操作系统与网络编程学习 - 码云 - 开源中国 (gitee )
本篇重点:使用匿名管道实现一个简单的进程池
目录
一. 进程池
二. 子进程执行任务的方法表
三. 创建子进程,并维护好管道的通信
3.1 类SubEndpoint
3.4 父进程发送信息码
3.3 子进程接收信息码
3.4 创建子进程与管道文件
四. 父进程负载均衡控制子进程执行任务
五. 父进程等待子进程
六. 主函数测试代码
一. 进程池
让一个进程去控制多个进程完成我们的任务。这样可以有效的管理进程,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这里,我们使用匿名管道简单实现一个进程池,让父进程去控制多个子进程负载均衡完成任务 。
二. 子进程执行任务的方法表提前设计好方法表之后,我们只需要启动程序之后将方法表加载好之后,子进程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些方法去完成任务。
如果有新的任务需要完成,只需简单的修改加载方法表的代码即可。
方法表的加载测试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unctional> #include <string>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cassert>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fcntl.h> // 函数指针 typedef void (*func_t)(); // 进程的方法 void add() { std::cout << "id为" << getpid() << "正在执行加法任务" << std::endl; sleep(1); // 模拟该任务花费的时间 } void sub() { std::cout << "id为" << getpid() << "正在执行减法任务" << std::endl; sleep(1); } void print() { std::cout << "id为" << getpid() << "正在执行打印任务" << std::endl; sleep(1); // 模拟该任务花费的时间 } void download() { std::cout << "id为" << getpid() << "正在执行下载任务" << std::endl; sleep(1); } // 建立一个任务集合表 func_t //此处既可以使用函数指针,也可以使用C++自带的function进行包装 void loadTaskFunc(std::vector<std::function<void()>> *funcMap) { assert(funcMap != nullptr); funcMap->push_back(add); funcMap->push_back(sub); funcMap->push_back(print); funcMap->push_back(download); } int main() { std::vector<std::function<void()>> funcMap; loadTaskFunc(&funcMap); for (int i = 0; i < 100; i++) { funcMap[i % 4](); } return 0; }测试的结果如下:
之后只需要在让父进程负载均衡将这些任务派发给子进程让它们完成这些任务即可。
三. 创建子进程,并维护好管道的通信 3.1 类SubEndpoint为了方便管理子进程和这个子进程的通信管道,我们定义一个类用于保存这两个信息。这样我们就能方便的选择子进程和这个进程的管道进行通信。
代码如下:
class SubEp { public: SubEp(int writeFd, pid_t pid) : _writeFd(writeFd), _pid(pid) { char buffer[64]; snprintf(buffer, sizeof(buffer), "process: num[%d]pid[%d]fd[%d]", num++, pid, writeFd); _name = buffer; } public: int _writeFd; // 该进程的管道文件描述符 pid_t _pid; // 该进程的pid std::string _name; // 该进程的名称 static int num; // 这是第几个进程 }; int SubEp::num = 1; 3.4 父进程发送信息码父进程每一个每一次随机选择一个子进程让这个子进程随机执行一个任务,这样能基本保证子进程的运行是均衡的。
代码如下:
// 父进程将一个随机信息码发送给一个随机的子进程 void sendTask(const SubEp &process, const int &num) { std::cout << "send task num: " << num << " to ->" << process._name << std::endl; int n = write(process._writeFd, &num, sizeof(num)); assert(n == sizeof(num)); (void)n; } 3.3 子进程接收信息码对于子进程来说,子进程从管道中获取来自父进程发送的信息码。根据父进程传递的信息码来判断执行哪一个任务。
比如父进程向子进程发送了一个1,子进程在方法表中找到下标为1的这个方法并执行这个方法的代码。
代码如下:
// 子进程接收来自父进程从管道传递过来的信息码 int receiveTask(int readFd) { int code = 0; ssize_t n = read(readFd, &code, sizeof(code)); if (n == 4) // 传递4个字节说明是一个整数 return code; return -1; } 3.4 创建子进程与管道文件定义一个函数用于创建所有的子进程,同时维护好各个子进程与父进程之间的关系
代码如下:
#define PROCESS_NUM 5 // 参数分别是子进程集合,方法集合 void creatSubProcess(std::vector<SubEp> &subs, std::vector<func_t> &funcMap) { for (int i = 0; i < PROCESS_NUM; i++) { int fds[2]; int n = pipe(fds); // 创建管道文件 assert(n = 0); pid_t id = fork(); if (id == 0) { // 子进程,需要关闭写端 close(fds[1]); // 接收来自父进程的信息码并处理任务,如果没有则阻塞等待 while (true) { int commandCode = receiveTask(fds[0]); if (commandCode >= 0 && commandCode <= funcMap.size()) funcMap[commandCode](); else if (commandCode == -1) break; } exit(0); } // 父进程,需要将子进程和其管道信息保存好到subs中 close(fds[0]); SubEp sub(fds[1], id); subs.push_back(sub); } } 四. 父进程负载均衡控制子进程执行任务当我们创建好了子进程,以及父子进程之间的管道通信文件之后,我们就可以让父进程去控制子进程进行执行方法表的任务了。
子进程在被创建之后,此时父进程还没有向子进程发送消息,由于匿名管道文件具有同步和互斥功能。子进程此时会阻塞等待父进程向管道中发送信息,直到收到信息之后子进程才会根据信息执行相应的任务。
代码如下:
void loadBalanceContrl(const std::vector<SubEp> &subs, const std::vector<func_t> &funcMap, int count) { int subProcessNum = subs.size(); int funcNum = funcMap.size(); bool flag = (count == 0 ? true : false); while (true) { // 1.随机选择一个子进程 int subIndex = rand() % subProcessNum; // 2.随机选择一个任务码 int taskcode = rand() % funcNum; // 3.将任务码发送相应的子进程进行执行任务 sendTask(subs[subIndex], taskcode); if (!flag) // 表明任务还没有结束 { count--; if (count == 0) // 任务数量为0,结束 break; } sleep(1); } // 依次关闭子进程的管道文件描述符 for (int i = 0; i < subs.size(); i++) { close(subs[i]._writeFd); } }注意,我们在完成所有的任务之后,需要关闭子进程的文件描述符表。
五. 父进程等待子进程子进程完成所有的任务之后,父进程需要等待子进程并获取子进程的进程退出码和进程退出时候的信号。用于获取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子进程是否异常退出
代码如下:
void waitSubProcess(const std::vector<SubEp> &subs) { int processNum = subs.size(); for (int i = 0; i < subs.size(); i++) { int status = 0; waitpid(subs[i]._pid, &status, 0); std::cout << "子进程id:" << subs[i]._pid << " 该进程的退出码为:" << ((status >> 8) & 0xff) << " 该进程的退出信号是:" << (status & 0x7f) << std::endl; } }
对于进程退出的内容可以看这一篇文章:Linux操作系统2-进程控制2(进程等待,waitpid系统调用,阻塞与非阻塞等待)_wait系统调用-CSDN博客
六. 主函数测试代码测试代码如下:
int main() { srand((unsigned int)time(0)); // 1.创建方法表 std::vector<func_t> funcMap; // 方法表集合 loadTaskFunc(&funcMap); // 创建子进程并维护好管道文件 std::vector<SubEp> subs; // 子进程封装 creatSubProcess(subs, funcMap); // 负载均衡派发任务 int taskCount = 15; loadBalanceContrl(subs, funcMap, taskCount); // 等待子进程 waitSubProcess(subs); return 0; }测试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父进程成功地将信息随机发送给子进程让其完成我们的任务。
Linux操作系统4-进程间通信3(基于管道的进程池设计)由讯客互联人工智能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Linux操作系统4-进程间通信3(基于管道的进程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