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其他  > 

AUTOSAR简介

AUTOSAR简介

目录

核心目标

架构分层

核心优势

经典AUTOSAR vs 自适应AUTOSAR

典型应用场景

挑战与未来发展

相关企业介绍

1. 传统汽车电子供应商(Tier1)

2. 软件服务商与工具链企业

3. 新兴科技公司与自动驾驶企业

4. 基础软件与工具链企业

5. 高校与研究院孵化企业


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汽车开放系统架构)是一个由全球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工具开发商共同制定的开放标准化软件架构,旨在提升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软件的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它通过定义统一的开发方法和接口标准,推动汽车电子系统的软硬件解耦,降低开发成本并加速创新。

Standards of AUTOSAR


核心目标

标准化架构 定义分层的软件架构,统一ECU软件的开发流程和接口规范。

软硬件解耦 使应用软件独立于硬件,方便移植和复用,支持多供应商协作。

支持复杂系统 适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满足功能安全(ISO 26262)和信息安全(ISO 21434)需求。


架构分层

AUTOSAR的软件架构分为四层,自下而上依次为:

微控制器抽象层(MCAL) 直接与硬件交互,提供统一的驱动程序接口(如ADC、CAN、GPIO等),屏蔽底层硬件差异。

基础软件层(BSW) 包含系统服务(如通信、存储、诊断)、复杂驱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和标准化功能模块(如通信协议栈、操作系统)。

运行时环境(RTE) 作为应用层与基础软件层的桥梁,提供通信服务(如信号传输、函数调用),支持应用软件的组件化开发。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由独立的软件组件(SWC)构成,实现具体的车辆功能(如发动机控制、ADAS算法),通过RTE与其他组件交互。

        目前我主要就是做MCAL的开发还有一点点BSW、RTE的部分,在这种框架下开发的好处的是上手很快,但是这也意味着技术深度不够。但是还好这个框架足够大,光MCAL这层全学完估计需要个5年左右。如果加上bootloader的开发的话可能大概要8年。当然这是从我自己的角度看的。更聪明和努力的人可以缩短这个时间。


核心优势

模块化与复用 软件组件(SWC)可跨项目和车型复用,减少重复开发。

标准化工具链 支持从设计(如ARXML建模)到代码生成(如Simulink集成)的自动化流程。

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 内置安全机制(如内存保护、加密通信),符合ISO 26262和ISO 21434标准。

适应未来需求 经典AUTOSAR(Classic)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控制功能(如动力系统),自适应AUTOSAR(Adaptive)支持高性能计算(如自动驾驶、V2X)。


经典AUTOSAR vs 自适应AUTOSAR 特性Classic AUTOSARAdaptive AUTOSAR目标场景实时控制系统(如ECU、ABS)高性能计算(如ADAS、信息娱乐)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OSEK/VDX)POSIX兼容(如Linux、QNX)通信机制基于信号的CAN/LIN/FlexRay面向服务(SOA)的以太网/IP动态配置静态配置(启动时固定)支持运行时动态更新

        经典AUTOSAR一般我们叫他CP,这个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所有的汽车都在用,什么欧洲那面的奔驰、宝马、奥迪、jeep、牧马人,美洲那面的福特、特斯拉、凯迪拉克,还有国产的小米、红旗、长城、奇瑞、比亚迪等等所有可以叫上名字的正经车厂都是按照这个开发的。这个行业对稳定性要求很高,你如果重新开发一套体系,但是没经过量产测试的话没人会陪你玩的,这个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马虎不得。

        自适应的AUTOSAR其实是给操作系统的上下游重新做了规范。但是人家操作系统比你AUTOSAR做的更好,所以这个东西几乎没人用,大家都在用linux。这个一般简称为AP。 


典型应用场景

传统控制系统 发动机管理、变速箱控制、车身电子(如车灯、车窗)。

智能驾驶 自适应巡航(ACC)、自动泊车(APA)依赖Adaptive AUTOSAR的高算力支持。

车联网(V2X) 通过SOA架构实现车辆与云端、其他车辆的数据交互。

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

        其实以前油车时代AUTOSAR还不是那么的火,毕竟成本在这了,只有豪车才会有ECU,才会需要这个框架。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每个车上的ECU数量也在增加。所以做AUTOSAR软件的公司越来越火了。


挑战与未来发展

复杂性高:开发需掌握专用工具(如Vector工具链)和建模语言(ARXML)。

成本投入:工具授权和培训成本较高,对小企业形成门槛。

技术演进:向SOA架构、OTA升级、AI集成(如自动驾驶感知算法)扩展。

        Vector是德国的老牌工具链企业,做的东西非常好用,但是有个缺点,太贵了。一个全license的CANOE要40多万。所以大家都在寻找国产的代替品。不过因为我们公司也在做所以我除了周立功别的都还没用过。我们公司自研的V60,V80设备搭配自研软件用起来其实还不错,因为参考了VECTOR,然后又结合了大家更习惯使用的IDE VScode作为框架,所以我自己感觉用起来很方便。可以直接写python代码去分析报文。一般汽车行业用的框架都是eclipse。他们居然用VS这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比较紧跟潮流。

        SOA的话这个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各个车厂都有自己的方案。还有OTA升级,这个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就是写bootloader,然后利用AB分区的技术实现无感升级。这里面的技术还是很复杂的。如果用的ECU是SOC的话那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linux本来就是无感升级的。

        AI集成这个是因为要做无人驾驶才兴起的。但是说实话现在各家的无人驾驶方案都不行,不能真正的无人驾驶。只有一个地方的无人驾驶是真的,就是码头的那种无人重卡。主要这种速度慢,还不用担心撞到人。其实也没那么慢,一般不会超过80km/h.

        其实这方面的教育国内目前是缺失的状态,只有清华有一个做工具链的校企合作学院,毕竟学习成本太高了。大家想学的话只能工作后去学了,打好基础的话上手还是挺快的。

相关企业介绍 1. 传统汽车电子供应商(Tier1)

华为(HUAWEI)

领域:智能驾驶、车联网、车载操作系统

AUTOSAR相关:提供基于Adaptive AUTOSAR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支持SOA架构和高性能计算。

德赛西威(DESAY SV)

领域:智能座舱、ADAS、车身控制

AUTOSAR相关:基于Classic AUTOSAR开发域控制器(如车身控制模块),适配Adaptive平台。

联电(联合汽车电子,UAES)

领域:发动机控制、新能源电控系统

AUTOSAR相关:基于Classic AUTOSAR开发ECU软件(如电池管理系统BMS)。

宁德时代(CATL)

领域:动力电池

AUTOSAR相关:电池管理系统(BMS)软件需符合AUTOSAR标准。


2. 软件服务商与工具链企业

东软睿驰(Neusoft Reach)

领域:汽车基础软件、自动驾驶

AUTOSAR相关:提供AUTOSAR基础软件(BSW)解决方案,支持Classic和Adaptive平台。

经纬恒润(HiRain Technologies)

领域:汽车电子工具链、仿真测试

AUTOSAR相关:提供AUTOSAR工具链(如代码生成、测试验证),服务多家主机厂。

普华基础软件(iSoft)

领域:车载操作系统、基础软件

AUTOSAR相关:国产AUTOSAR基础软件供应商,支持Classic平台。

中科创达(ThunderSoft)

领域:智能座舱、中间件

AUTOSAR相关:基于Adaptive AUTOSAR开发高性能中间件,支持SOA架构。


3. 新兴科技公司与自动驾驶企业

小鹏汽车(XPENG)、蔚来(NIO)、理想汽车(Li Auto)

领域:智能电动汽车

AUTOSAR相关:自研域控制器(如自动驾驶域)需集成Adaptive AUTOSAR,尤其是SOA通信和OTA功能。

百度Apollo

领域:自动驾驶

AUTOSAR相关:自动驾驶平台兼容AUTOSAR架构,支持传感器融合与高算力ECU。

镁佳科技(META)

领域:智能座舱、车身电子

AUTOSAR相关:提供基于AUTOSAR的域控制器软件方案。

福瑞泰克(Freetech)

领域:ADAS、自动驾驶

AUTOSAR相关:ADAS控制器软件需符合AUTOSAR标准。


4. 基础软件与工具链企业

Vector中国

领域:AUTOSAR工具链

角色:国际AUTOSAR工具链巨头(如DaVinci)的中国分支,服务本土车企。

ETAS(博世子公司)

领域:嵌入式软件工具

角色:提供AUTOSAR工具链(如ISOLAR)和工程服务。

苏州奥易克斯(OES)

领域:ECU软件开发

AUTOSAR相关:基于AUTOSAR开发动力总成控制模块。


5. 高校与研究院孵化企业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领域:智能网联技术

AUTOSAR相关:孵化多家AUTOSAR技术企业,推动国产工具链研发。

标签:

AUTOSAR简介由讯客互联其他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AUTOSAR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