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智能指针和function库
- 互联网
- 2025-09-18 16:03:02

目录
一、智能指针
1. std::unique_ptr(独占所有权指针)
3. std::weak_ptr(弱引用指针)
关键区别总结
最佳实践
基本用法
可封装的对象类型
核心特性
示例代码
1. 基本调用
2. 结合 Lambda 和参数传递
3. 作为回调函数
与模板的对比
使用场景
注意事项
总结
一、智能指针
shared_ptr和unique_ptr都支持的操作
shared_ptr<T> sp 空智能指针,可以指向类型为T的对象 unique_ptr<T> up p 将p用作一条判断,若p指向一个对象,则为true *p 解引用p。获得它指向的对象 p->mem 等价于(*p).mem p.get() 返回p中保存的指针。要小心使用,若智能指针释放了其对象,返回的指针所指向的对象也就消失了 swap(p,q) 交换p和q中的指针 p.swap(q)share_ptr独有的操作
make_shared<T>(angs) 返回一个 shared_ptr,指向一个动态分配的类型为了的对象。使用args 初始化此对象 shared_ptr<T> p(q) p是shared ptrq的拷贝:此操作会递增q中的计数器,g中的指针必须能转换为T* p=q p和q都是shared_ptr,所保存的指针必须能相互转换。此操作会递减p的引用计数,递增q的引用计数;若p的引用计数变为0,则将其管理的原内存释放 p.unique() p.use_count() 若p.use_count()为1,返true:否则返回false返回与p共享对象的智能指针数量;可能很慢,主要用于调试 (参见4112节,第143页
1. std::unique_ptr(独占所有权指针)
特点:
独占资源的所有权,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 unique_ptr 指向某个对象。
不能拷贝构造或赋值,但可以通过 std::move 转移所有权。
生命周期结束时(超出作用域或被重置),自动释放管理的资源。
适用场景:
管理动态分配的资源,明确所有权单一的情况。
替代 C++98 的 auto_ptr(已弃用)。
示例:
#include <memory> void example_unique_ptr() { std::unique_ptr<int> ptr1(new int(42)); // 创建 unique_ptr std::unique_ptr<int> ptr2 = std::move(ptr1); // 转移所有权 if (ptr1) { // ptr1 不再拥有资源,不会执行此处 } if (ptr2) { *ptr2 = 10; // 修改指向的值 } } // 自动释放 ptr2 的资源2. std::shared_ptr(共享所有权指针)
特点:
通过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管理资源,允许多个 shared_ptr 共享同一对象。
当最后一个 shared_ptr 被销毁或重置时,资源被释放。
可以通过 std::make_shared 高效创建(减少内存分配次数)。
适用场景:
需要多个指针共享同一资源的场景。
需要传递资源所有权但不确定何时释放的情况。
示例:
#include <memory> void example_shared_ptr() { std::shared_ptr<int> ptr1 = std::make_shared<int>(42); // 推荐使用 make_shared std::shared_ptr<int> ptr2 = ptr1; // 引用计数 +1 std::cout << ptr1.use_count() << std::endl; // 输出 2 } // ptr1 和 ptr2 销毁,引用计数归零,资源释放3. std::weak_ptr(弱引用指针)
特点:
指向 shared_ptr 管理的资源,但不增加引用计数。
用于解决 shared_ptr 的循环引用问题(如两个对象相互持有对方的 shared_ptr)。
需要通过 lock() 方法获取临时的 shared_ptr 来访问资源。
适用场景:
需要观察 shared_ptr 资源但不影响其生命周期。
打破循环引用。
示例:
#include <memory> void example_weak_ptr() { std::shared_ptr<int> shared = std::make_shared<int>(42); std::weak_ptr<int> weak = shared; if (auto temp = weak.lock()) { // 转换为 shared_ptr std::cout << *temp << std::endl; // 输出 42 } shared.reset(); // 释放资源 if (weak.expired()) { // 检查资源是否已被释放 std::cout << "Resource is gone." << std::endl; } }关键区别总结 智能指针所有权拷贝/赋值性能开销适用场景unique_ptr独占只能移动无单一所有权,明确生命周期shared_ptr共享允许拷贝引用计数共享所有权,不确定生命周期weak_ptr无(仅观察)允许拷贝无计数解决循环引用,观察资源
最佳实践
优先使用 unique_ptr:默认情况下使用 unique_ptr,仅在需要共享时使用 shared_ptr。
避免裸指针与智能指针混用:不要将智能指针管理的资源通过裸指针传递。
使用 make_shared 和 make_unique(C++14+):
cpp
复制
auto ptr = std::make_unique<int>(42); // C++14 支持 auto ptr2 = std::make_shared<int>(42); // 减少内存分配次数注意循环引用:如果两个对象互相持有 shared_ptr,使用 weak_ptr 打破循环。
基本用法
头文件:
#include <functional>定义:
std::function<返回值类型(参数类型列表)> func;例如: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 // 封装一个接受两个 int、返回 int 的可调用对象可封装的对象类型
std::function 可以封装以下类型的可调用对象:
普通函数: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 = add;Lambda 表达式: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 = [](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函数对象(仿函数):
struct Multiply { int operator()(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Multiply mul;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 = mul;类的成员函数(需结合 std::bind):
class Calculator { public: int subtract(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Calculator calc; auto bound_func = std::bind(&Calculator::subtract, &calc, std::placeholders::_1, std::placeholders::_2);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 = bound_func;静态成员函数(直接赋值):
class Math { public: static int divide(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 = Math::divide;核心特性
类型擦除:
std::function 隐藏了底层可调用对象的具体类型,通过统一的接口调用。
例如,无论是 Lambda 还是函数指针,都可以被同一个 std::function 类型包装。
运行时多态:
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绑定不同的函数或对象,适用于回调机制和事件驱动编程。
空状态检查:
默认初始化的 std::function 为空,调用空 function 会抛出 std::bad_function_call 异常。
使用 operator bool() 检查是否可调用:
if (func) { func(2, 3); // 安全调用 }示例代码 1. 基本调用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unctional> void hello() { std::cout << "Hello, World!" << std::endl; } int main() { std::function<void()> func = hello; func(); // 输出 "Hello, World!" return 0; } 2. 结合 Lambda 和参数传递 #include <functional> int main() { std::function<int(int, int)> operation; // 动态绑定加法 operation = [](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std::cout << operation(3, 4) << std::endl; // 输出 7 // 动态绑定乘法 operation = [](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std::cout << operation(3, 4) << std::endl; // 输出 12 return 0; } 3. 作为回调函数 #include <functional> #include <vector> class Button { public: using Callback = std::function<void()>; void setOnClick(Callback callback) { onClick = callback; } void click() { if (onClick) onClick(); } private: Callback onClick; }; int main() { Button btn; btn.setOnClick([]() { std::cout << "Button clicked!" << std::endl; }); btn.click(); // 输出 "Button clicked!" return 0; }
与模板的对比
模板:在编译时确定类型,性能更高,但无法动态更换函数类型。
std::function:运行时动态绑定,灵活性更高,但有轻微性能开销(类型擦除和虚函数调用)。
使用场景
回调机制(如 GUI 事件处理、网络请求完成回调)。
策略模式:动态切换算法或行为。
函数注册表:将不同函数存储在容器中统一调用。
延迟执行:将函数绑定到某个条件触发时执行。
注意事项
性能:std::function 的调用比直接调用函数或模板稍慢(涉及间接调用),但对大多数场景影响不大。
内存分配:若封装的函数对象较大(如捕获大量变量的 Lambda),std::function 可能触发堆内存分配。
绑定成员函数:必须结合 std::bind 或 Lambda 表达式,并传递对象实例的指针或引用。
总结
std::function 是 C++11 中实现类型安全的函数抽象的核心工具,它通过统一的接口封装任意可调用对象,极大提升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合理使用 std::function 可以简化回调设计,实现动态行为绑定,但需注意其性能和使用场景的平衡。
C++11——智能指针和function库由讯客互联互联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C++11——智能指针和function库”